首页 > 企业策划

印刷后产生油墨厚度最高的是 印刷纸箱的油墨是什么

即丝网印刷版材的厚度等于丝网的厚度,与丝网印刷油墨的厚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当丝印版较厚时,印刷后的墨层较高,如果丝印墨较薄,印刷后的墨层较低,压印油墨层的厚度是否恰到好处,是实现印刷色阶最佳还原的关键因素,比如黄色墨水亮度高,可以提高印刷品的亮度,如何确定丝印油墨的厚度。

1、国内市场上几种常见油墨的特点解说?

目前市场上油墨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柔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其中食品包装、烟酒包装和儿童玩具包装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柔版包装印刷中,国内外大多采用水性油墨印刷。专家预测,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水性凹印油墨、水性柔版油墨、特种油墨等产品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油墨的特点:一、uv油墨利用紫外线照射使油墨干燥成膜的原理。经过光照后的化学反应,墨水中的感光材料(单体)接收到紫外光的能量,被激发并与颜料结合。

2、印刷油墨的分类与主要成分有哪些

1。印刷油墨的分类:油墨种类繁多,物理性质各异,有的很稠,有的很粘,有的挺稀。它的成分可分为三部分:液体成分称为粘合剂;固体成分称为颜料(颜料或染料)和各种添加剂。不同的油墨有不同的干燥方法:不同的印刷工艺使用不同的油墨;不同的基材使用不同的油墨。1.根据干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1)氧化结膜干燥油墨、2)渗透干燥油墨、3)挥发干燥油墨、4)辐射干燥油墨、5)湿固化干燥油墨、6)冷凝干燥油墨、7)沉淀干燥油墨、8)双组分反应干燥油墨和9)凝胶干燥油墨。11)结合各种方法的干式油墨。2.按印刷工艺分类:1)平版印刷油墨:平版印刷油墨(简称平版油墨)是一种具有一定粘度的粘性油墨。

3、如何选择合适的印刷油墨

选择合适的印刷油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印刷材料:不同的印刷材料对油墨的附着力和干燥方式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印在纸上的墨水需要考虑墨水和纸的结合,印在塑料上的墨水需要考虑塑料的材质和表面处理。印刷方式:不同的印刷方式对油墨流动性、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的要求不同。比如凸版印刷需要使用流动性好的油墨,凹版印刷需要使用附着力强的油墨。

比如黄色墨水亮度高,可以提高印刷品的亮度。耐久性:印刷品需要有一定的耐久性,如耐光性、耐水性、耐酸碱性等。选择符合要求的油墨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耐久性。安全环保:选择安全环保的油墨,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危害。例如,选择符合ROHS标准的墨水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考虑到以上因素,选择合适的印刷油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4、如何确定丝网印版丝印油墨的厚度?

即丝网印刷版材的厚度等于丝网的厚度,与丝网印刷油墨的厚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当丝印版较厚时,印刷后的墨层较高,如果丝印墨较薄,印刷后的墨层较低。特殊情况下,要求使用厚膜感光材料的丝印版,厚度可达1 mm,如盲文丝印版的厚度一般在0.10.250 mm之间,使用直接制版法时,丝印版的厚度是通过多次涂布感光胶得到的。

5、条形码油墨浓度和墨层厚度的要求

在条码印刷过程中,为使识读设备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要求条码符号表面干净整洁,无明显污垢、皱纹、破损、穿孔;符号中的数字、字母和特殊符号打印完整、清晰、无歧义;条形码字符无明显的脱墨、污斑和断线;带材边缘整齐,无明显弯曲变形;条形码字符的油墨颜色均匀,无明显差异。1)在条形码印刷中,BWR不可能没有偏差。但是这个偏差一定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会影响阅读效果。

但在一般条码的印刷过程中,由于印刷过程和油墨在印刷载体上的渗透,油墨会扩散,导致条码标识尺寸增大,从而导致误读或不可读。因此,在制作条形码胶片时,事先适当减小原胶片条宽,减小的数值称为BWR。一般非柔性印刷(凸版、平版、凹版、丝印)压下量小,柔性印刷(柔版印刷)压下量大。商品条码应满足以下要求:0.33mmx的放大系数BWR≥0.13mm,其中0.33为放大系数为1时商品条码的标称模块宽度。

6、胶印的墨层厚度

黑色(k) 0.8微米蓝(c) 0.9微米红(m) 1.0微米黄(y) 1.1 μ m这个数字不是绝对的,但可以参考,因为要考虑纸张质地、油墨浓度、车间温湿度等因素。墨层厚度是指附着在纸张表面的墨层在垂直于纸张的方向上的平均厚度。压印油墨层的厚度是否恰到好处,是实现印刷色阶最佳还原的关键因素。印出的纸张上墨层太薄,墨色不能均匀覆盖纸张,印件暗淡,颜色变浅,层次模糊;当墨层过厚时,质量不会提高,直到印刷纸张的场密度达到墨的最大场密度。反之,网点会严重增多,导致糊料或层次等印刷故障,印件暗区网点模糊,层次暗淡。

多色印刷一般采用以下原则:(1)油墨粘度由大到小排列,先印高粘度的彩色油墨,后印低粘度的彩色油墨。当油墨粘度不能满足排列要求时,可以提前调整油墨粘度,(2)油墨的透明度由大到小排列。一般透明度最差的先打印,透明度好的后打印,比如四色印刷一般采用墨、青、品红、黄顺序。(3)油墨增亮程序从亮到亮排列。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