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传媒

宋代宣和年间出现平板印刷术

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就在我们以为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术已经消失的时候,它却在浙江的大山里出现了。东源村是浙江温州的一个小山村,至今还有很多村民是以活字印刷术为生的,在这里有一个专门供我们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展示馆,展示馆与体验馆相连,了解和学习了关于木活字印刷术的历史以后,我们就可以前去体验了,木活字印刷术在选字的时候是有口诀的,大概的规律就跟我们查字典差不多,现在也只有专门的传承人才能快速的在字板里找到字。

1、活字印刷术方法

宋代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人们据此认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平民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据了解,我国古代不但有雕版印刷,还有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又包括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等多种印刷技术。有一种观点认为,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是我国活字印刷术的鼻祖,木活字、金属活字等的印刷技术,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武威市博物馆负责人孙寿龄认为,唐宋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人们利用雕版印刷术大量印刷经史书籍的同时,也发现了一种很大的缺陷:花很长时间雕刻出来的雕版,用完就废置,堆积如山的雕版也很难保存。

2、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发明的?

在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传统的雕版印刷术一直占领着印刷市场的主导地位。雕版印刷最早出现在隋朝。先是把木板刨平,然后在木板涂一层浆糊,再把写好的确文稿翻贴在版面上,刻字工人把字一个个刻出来。待到印刷时,将油墨涂在制好的文字版上,再盖上白纸,用刷子轻轻刷平,文字就印在纸上了。雕版印刷比手工抄写方便很多,对我国早期的文化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雕版印刷的不足越来越明显了,不仅笨拙费力,又浪费材料,每一版只能用一次,而且存放不便,如遇错别字又极不易更改。据史料记载,在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一部《大藏经》的印刻,立时12年,雕版达13万块之多,可见工作之繁琐,毕异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印刷工作的人员,更是越发感到雕版印刷的弊病急需改进。他认真总结前人和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反复琢磨,试图找到更先进的方法,但却一直未能有所突破。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