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人的骄傲金乡徽章厂董事长陈加枢荣获温州好人称号!陈加枢,男,1956年1月出生,籍贯浙江苍南,中共党员,苍南县金乡徽章厂董事长。陈加枢凭着军人的刚毅和果敢,温州人的敢拼肯干,工匠人的专研和坚韧,披荆斩棘勇闯创业潮,致力研发徽章制作工艺,他白天当老板,晚上在科研中心打地铺,带领科研团队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

除此以外,陈加枢不忘回馈社会,为慈善事业捐款已超千万:为四川地震灾区无偿、特优提供纪念奖章、奖牌、荣誉证件等纪念价值700万元,金乡美丽乡村建设捐资312万元,金乡绿道建设城楼捐资200万元,苍南五水共治捐款200万元,金乡博物馆捐资125万元。他的事迹被浙江日报、搜狐网、腾讯新闻网等宣传报道。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饭菜票、小商标,到琳琅满目的广告标牌、台挂历和徽章,再到如今的红包码、桌贴码,孩子爱看的AR互动绘本,以及运用于无人商场的物联网射频识别码温州苍南的印刷包装业,串联起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苍南县,浙江的“南大门”,自古资源匮乏、交通闭塞。乘改革开放之东风,苍南人凭着创业创新精神和一股子韧劲,化解一次次冲击,完成一轮轮蝶变,把传统印刷包装业打造成富有科技范、国际化和时尚味的县域支柱产业。

苍南印刷包装业兴起于改革开放初期。1984年,苍南的龙港建镇,鼓励农民进城办厂,从此这个“中国农民第一城”和印刷包装业共同成长。伴随进城的大潮,新雅集团总裁吴作榜在龙港办了一家贴花纸的工厂,而项芳印则从钱库老厂到龙港,开办了一家软包装一条龙生产企业。他们也成了首批吃螃蟹的人。当时农民办厂热情高涨,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家里前店后厂,从项芳印企业里出去单干的就有上百人。

民国时期工业,有酿造业、印刷业、粮食加工业和家庭工业。民国六年(1917)和八年,先后创办太和、同春酱园,生产的甘露油、七星油,远销温州、福建、台湾、香港。抗日战争期间又创办振星酱园。民国二十四年(1935)前后,金乡文具店备有脚踏园盘印刷机,印刷信笺、信封、帐册、学生作业薄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创办了多家碾米厂,其中较大的长川碾米厂后改为丰顺碾米厂,1956年公社合营后称地方国营金乡粮食加工厂。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同春酱园与太和、振星、益利、联春等酱园合并为金乡酒类酿造厂。1982年9月兴建啤酒车间,翌年改名苍南县啤酒厂,既生产啤酒、又生产酱油、黄白酒。所产甘露油,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级酱油标准;所产金舟城啤酒,1987年获哈尔滨啤酒博览会荣誉奖。20世纪70年代初,生产贝雕的金乡工艺厂,曾被列为省定生产企业,其产品在1977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列为国家名牌产品。
3、苍南县金乡镇穷吗现在没落了,穷经济:金乡以前是温州的强镇,现在没落了。市容:10万小城镇一个,但是还算发达,金乡以复合材料、包装印刷、塑料薄膜、商标标识为四大支柱产业,以台挂历、笔记本、请柬为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以不干胶材料和印刷业为特色的经济格局。金乡是温州市第一个产值超亿元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镇、省级中心镇、省教育强镇、省级文明城镇。